news center
抓住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的大好機遇,努力發(fā)展航運經(jīng)濟,做大做強廈門港,是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于偉國對港口工作多次批示的內(nèi)容。今年建設工作啟動后,我市港口部門積極開展各項工作,在港口建設方面實現(xiàn)碼頭、航道、臨港產(chǎn)業(yè)、服務機構建設全面開花,迅速提升廈門港的軟、硬件水平和服務能力。
航道被譽為“海上高速公路”,它的通行能力的高低,將直接影響船舶是否能夠進港。隨著世界船舶大型化的腳步逐漸加快,運量更大、運費更低廉的大型船舶已經(jīng)開始成為主流,廈門港的引航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0年以來,每年就有超過萬艘的大型船舶進入廈門港,并且這個數(shù)字以每年10%以上的速度不斷增加。
目前,世界上主流的大型集裝箱船舶均在10萬噸級左右。作為進出廈門港的惟一通道,在未進行擴建之前,廈門港航道現(xiàn)狀難以滿足1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雙向通航及15萬噸級集裝箱船舶或15萬噸級散貨船的通航要求。在廈門港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的大背景下,對廈門港主航道進行擴建非常必要且迫切。
廈門港口管理局介紹,廈門港主航道擴建三期工程自2010年3月份開始施工,總清淤量超過1600萬立方米,目前已經(jīng)進入收尾施工,還剩下300多萬立方米沒有完成。記者日前在大型耙吸船“龍佳”輪上看到,這艘船舶一次可裝1萬立方米的淤泥,每8個小時可裝滿一船,24小時不間斷施工,全力以赴拼搶工期。
施工單位中港疏浚公司負責人表示,按照今年年底完工的既定目標,他們將在已有1艘大型耙吸船的基礎上,再調(diào)集3艘作業(yè)船舶,抓住目前天氣、水下作業(yè)條件較好的機遇,快速施工。